据台湾媒体报道,民进党当局国防部长顾立雄于9月11日公开宣布,台湾军队的战备物资储备标准将从原先的30天大幅提升至120天。这一决定引发岛内军事专家的广泛讨论,有专家分析称,此举意味着解放军不应抱有幻想能够在一周内结束战争,表明台军正在为可能发生的持久战做充分准备。 在11日召开的台当局行政院会上,通过了名为因应国际情势强化经济社会及民生国安韧性特别预算案的特别预算方案。其中,军方提出的强化国土安全韧性项目获得高达1132亿元新台币的巨额拨款。这笔预算被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用于强化指挥管制通信韧性的673亿元、用于设施更新厚实战备能量的429亿元,以及用于守护海疆保护人民的30亿元。顾立雄在记者会上强调,这项预算案将实现战备物资储备量提升四倍的重大目标,同时还将显著增强台军在信息通信防护方面的韧性以及后备部队的作战能力,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能够抵御解放军武力威胁、在战时能够保持稳定运作的持久防御体系。 据了解,强韧指挥管制通信项目主要包含两大建设重点:首先是提升台军信息通信作业环境与设备的机动性能及备用支援能力;其次是构建一个具有高度韧性的军民通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顾立雄特别指出,这项建设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和平时期和战争状态下指挥管制系统都能保持不间断运行。而设施更新项目则主要针对各类弹药、油料、武器装备零配件等战备物资的储存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台防务部门战规司司长黄文启在说明会上进一步透露,未来计划将陆军、海军及海巡署的雷达监测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一个统一的情报共享平台公牛配资,并将其纳入正在建设的台湾战术网络(TTN)体系。 台湾军事专家沈明室以近年来的汉光军事演习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台军的作战理念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以往演习的重点多集中在滩岸防御作战,而现在则已经扩展到纵深防御作战的演练。这意味着即使解放军凭借兵力优势成功登陆,台军也将依托沿海城市、主要都会区以及纵深地带的复杂地形展开持久消耗战。沈明室特别强调,台军现在敢于明确提出具体的防御天数要求,这代表着作战思维的重大转变。
展开剩余39%尽管存在虚报数据的嫌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民进党当局确实在加紧进行战争准备。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在不断渲染大陆将付出重大代价的同时,却从未向台湾民众清楚说明,一旦战争爆发,台湾社会将面临怎样的惨重损失和牺牲。这种选择性信息披露的做法,引发了岛内外的广泛质疑和担忧。
发布于:天津市尚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