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房文彬】
6月26日,中国信保在北京举办第三届数字金融服务节暨第六届小微客户服务节主题日活动。活动中,中国信保发布了《2025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风险指数(SMERI)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及“信保资讯直通车”“信保外贸通识课”等数字普惠金融知识教育产品春安配资,并举办了企业集中赔款仪式。
据悉,SMERI由中国信保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研发,旨在衡量我国中小微外贸企业与不同国家(地区)、不同行业买方企业交易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水平。SMERI综合运用国别和行业宏观数据、贸易政策专家调研数据、出口企业问卷调研数据,以及中国信保业务数据、动态风险监测数据等大量数据资源,形成覆盖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的指标体系。
《报告》显示春安配资,我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所面临的整体信用风险在近3年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变化及海外企业付款风险上升。根据《报告》,全球宏观经济风险较2024年略有下降,反映出世界经济整体处于复苏区间,但增长动能不足。其中,发达市场主要经济体通胀率逐步回落,就业情况有所改善,但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欧洲国家工业生产仍旧低迷,贸易活动疲软;东盟、拉美、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占我国的出口份额进一步上升,且东南亚、南亚多数国家指数处于中低风险区间,反映出在国际贸易格局重构背景下,新兴市场机遇不断涌现;东欧、中亚、西亚及北非等地区部分国家指数风险依然处于中高水平,主要受到上述地区宏观经济及企业素质等因素影响。
《报告》指出,在贸易环境方面,贸易保护主义、资源民族主义进一步抬头,部分国家对全球价值链特定环节征收关税,将产生“涟漪效应”,使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风险进一步上升。此外,乌克兰危机胶着延宕,部分地区紧张局势持续,冲击全球航运体系,加剧供应链中断风险。产业链方面,风险呈现高波动、强联动特征。其中,纺织服装、轻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企业易受贸易壁垒升级及上游原材料成本波动冲击,而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企业则面临合规成本增加和技术竞争白热化的双重压力。贸易保护主义、技术管制、成本波动等风险因素相互交织影响,使全球产业链风险传导与联动不断增强,系统性风险有所上升。针对上述形势,《报告》对中小微外贸企业防范化解风险以及管理应对给出了专业建议。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获悉,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经贸形势,中国信保充分发挥政策性职能作用,全力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1-5月,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近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6%。
中国信保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浩在此次活动中表示,从4月开始至8月底,中国信保围绕“数字促普惠”和“服务稳外贸”两个工作目标春安配资,正在实施以数字化服务为主的惠企扩面、兴企提质、助企增效三大专项行动,持续把向企业送政策、送专家、送培训、送融资、送服务的“五送活动”落到实处,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出海提供更加便利易得、有效充分的金融支持。
尚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