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上海市委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以下简称“上海总部”)等在沪部门及金融机构等组成专班,合力推动《行动方案》落地。在近日举行的一场“陆家嘴金融沙龙”活动中,上海市委金融办副主任林文杰对《行动方案》的出台背景、整体特点和亮点等作了介绍和解读。
“坚持‘企业视角、问题导向’,是《行动方案》整体架构和内容的两大特点。”林文杰介绍说,在《行动方案》制定过程中,有关部门对中远海运、上海电气(601727)等80多家“走出去”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了解到金融服务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方面的不少难点堵点,包括便利企业全球资金的外来外用、促进企业实现跨境双向融资使用、增强企业保险保障能力和应对外汇风险能力、推动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能级开展差异化服务等方面。
《行动方案》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五个方面提出了18条重点举措。例如,在优化外汇业务管理模式和展业流程方面,提出支持银行落实外汇展业管理办法,并建立试点银行外汇业务尽职免责申述评议机制。“通过给金融机构‘松绑’,能间接推动其更好地服务企业。通过外汇展业差异化服务,能减少银行因为合规性审查带来的烦琐流程,同时,加大外汇业务的办理速度红涨股票配资,降低企业的成本。”林文杰表示。
“银行可依托自身自主展业体系,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跨境资金收付服务,如对于符合展业条件的优质企业,我们可提供凭指令支付的跨境汇出汇款。对于跨境汇入汇款,我们推出了‘7×24’小时跨境汇入汇款直入账产品,符合条件的业务可实现秒级入账,并突破营业时间限制,为企业增加资金收益,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中行上海市分行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
在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及应用场景方面,《行动方案》提出,支持银行基于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开发存款产品,允许非居民外币存款利率参考国际惯例进行市场化定价。“通过市场化定价,可以丰富外币资金管理方式,增加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FTN账户)外币存款的资金收益,吸引更多资金进入FTN账户。”林文杰说。
在推动金融机构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方面,某外资保险公司将跨境电子发票及其他相关交易凭证作为电子随附单证,生成报文发送至交行上海市分行,再由该行将业务发送至汇丰香港,由后者处理入账,完成全国首单接收跨境电子发票并据以付款的案例。中行上海市分行在上海总部的指导下,通过数字人民币汇款方式完成一笔汇往新加坡地区的企业分红款划转,落地首单中新跨境数字人民币资本项下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此前表示,《行动方案》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优化业务流程、创新产品和服务、数字化赋能”四个方面的亮点。
林文杰表示,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支持下,上海按照“边制定、边落地”的原则推进《行动方案》,18条重点举措中的部分举措在文件制定过程中就已实现落地。
在“集聚跨境银团贷款中心和业务”方面,中国银行在上海成立了集团境内唯一跨境银团中心,至今已服务上百家“走出去”企业。工行上海市分行设立上海国际银团业务中心并持续优化运营模式,于近日联动工行伦敦分行,通过上海自贸区本外币一体化经营体系,在非居民法人的信用审批、跨时区的多币种全球清算、涉外法律协议文本的执行等方面对标国际通行规则,成功参与英国某专业化学品上市公司集团总部的国际银团,成为该企业的全球核心合作银行。
此外红涨股票配资,在FTN账户开立的临柜要求、企业集团区域财资中心相关政策、跨境资金池政策的优化、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等方面,市场主体也对相关政策举措进一步完善、持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满怀期待。
尚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